本文目录一览:
单片机里面有程序吗?程序怎么才能读出来?
单片机又叫芯片,里面是有程序的。芯片里面的程序都是经过加密的,一般是读不出来的。但是可以破解出来,有加密自然就有解密。如果你想解密你手里的单片机,只需要在百度里输入“芯片解密”就可以找到专门破解芯片的公司了。
不过千万要注意,这个行业是有骗子的,因为解密都需要先支付定金,所以骗子也比较多。一般好多南方的解密公司都是代理商,他们靠中间的差价来赚钱。我上回就是,想着南方是电子产业基地,应该那边解密比较专业,结果等了好几天才给我弄好,母片寄过去了还以其他理由多问我要钱,觉得不爽。后来我在网上一查,原来北京也有解密公司(我是北京的)我就去他们公司看了一下,结果发现各种工具都有,应该是真正的解密公司了。在跟他们的技术聊天后我才知道,我之前找的都是代理。我的东西饶了一圈又回到北京来做解密(巧的是尽然就是这家公司),然后又绕一圈回到我手里,当然慢了。而且我发现以前的思想是错的,我一直以为南方是电子产业基地,技术应该都在那边。其实不对,南方有很多电子厂,那边是生产基地,不是技术基地,北京中关村才是中国的高新技术基地,解密是技术,自然是北京的专业一点。后来我在这家公司做解密,速度非常快,有时候甚至就等一两个小时就好了。我现在都还在跟这家公司合作。
还有一种骗子,这种是纯骗子,不是代理却比代理更让人讨厌。他们会报很低的价格,等你把东西寄过去之后再问你多要钱,然后以各种理由让你把设备也寄过去,再问你要一次钱,然后就消失了。
这种骗子很好认,一般你货比三家。问各家公司的价格,找其中比较低的做解密就可以了。如果出现一个报价比其他的都低,而且低得非常多,那他80%是骗子。千万不要贪这种便宜,要不然被骗了是小,万一你只有一片母片或是母片是从公司设备上弄下来的你就掺了。
另一种骗法是让你先寄芯片过去他们测试能不能解密,等你寄过去了就开始以各种理由问你要钱了。
这种也好辨认,一般你能报出了芯片型号的,对方说能解或是不能解,那肯定不是骗子。除非是不能确定型号的芯片才需要测试,如果你都已经告诉他芯片的型号了还说要测试的肯定就是骗子了。
其实防骗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去他们的公司去看,是不是有解密的设备。有就是真的,没有自然就是假的了。不管多远,如果你第一次做解密,建议你最好还是去对方公司看一看。如果是真的,以后可以长期合作。如果不能去公司看一看,那只能从时间上来判断你找到的是真正的解密公司还是代理了,真正的解密公司解密速度是很快的,如果他们的网站强调他们解密周期短,那应该就是真正的解密公司了。
以上纯属个人经验和观点,希望对楼主有帮助。望楼主采纳。
想找个抄板厂家,谁推荐下?
PCB抄板厂商有很多,百度上一搜一大把的,现在抄板已经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了,我们也可以做,主要还是看你还有没有其他的要求。
单片机解密的解密过程
单片机解密一般和硬件相关。只有少数的传统型51单片机可以直接用编程器读下来后在破解。现在很多的单片机(包括增强型51单片机)都是用物理的工艺把加密的程序“隐藏”芯片中,一般对待这种单片机只有拆开芯片用专业仪器来破解。
单片机解密是一件非常负载的事情,首先需要把芯片的封装表层氧化掉,用专业设备进行解密。
第一种是完全溶解掉芯片封装,暴露金属连线。需要将芯片绑定到测试夹具上,借助绑定台来操作。
第二种是只移掉硅核上面的塑料封装。除了需要具备攻击者一定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外,还需要个人的智慧和耐心,但操作起来相对比较方便,完全家庭中操作。
芯片上面的塑料可以用小刀揭开,芯片周围的环氧树脂可以用浓硝酸腐蚀掉。热的浓硝酸会溶解掉芯片封装而不会影响芯片及连线。该过程一般在非常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因为水的存在可能会侵蚀已暴露的铝线连接 (这就可能造成解密失败)。 接着在超声池里先用丙酮清洗该芯片以除去残余硝酸,并浸泡。
最后一步是寻找保护熔丝的位置并将保护熔丝暴露在紫外光下。对于这种类型的单片机,一般使用微探针技术来读取存储器内容。在芯片封装打开后,将芯片置于显微镜下就能够很容易的找到从存储器连到电路其它部分的数据总线。由于某种原因,芯片锁定位在编程模式下并不锁定对存储器的访问。利用这一缺陷将探针放在数据线的上面就能读到所有想要的数据。在编程模式下,重启读过程并连接探针到另外的数据线上就可以读出程序和数据存储器中的所有信息。
如何把STC单片机里的代码读出来
这个需要单片机解密
单片机解密
单片机解密又叫单片机破解,芯片解密,IC解密,但是这严格说来这几种称呼都不科学,但已经成了习惯叫法,我们把CPLD解密,DSP解密都习惯称为单片机解密。单片机只是能装载程序芯片的其中一个类。能烧录程序并能加密的芯片还有DSP,CPLD,PLD,AVR,ARM等。当然具存储功能的存储器芯片也能加密,比如DS2401 DS2501 AT88S0104 DM2602 AT88SC0104D等,当中也有专门设计有加密算法用于专业加密的芯片或设计验证厂家代码工作等功能芯片,该类芯片业能实现防止电子产品复制的目的。
单片机攻击者借助专用设备或者自制设备,利用单片机芯片设计上的漏洞或软件缺陷,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就可以从芯片中提取关键信息,获取单片机内程序这就叫单片机解密。
解密过程
揭去芯片封装
侵入型攻击的第一步是揭去芯片封装(简称“开盖”有时候称“开封”,英文为“DECAP”,decapsulation)。
有两种方法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第一种是完全溶解掉芯片封装,暴露金属连线。
第二种是只移掉硅核上面的塑料封装。
第一种方法需要将芯片绑定到测试夹具上,借助绑定台来操作;第二种方法除了需要具备攻击者一定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外,还需要个人的智慧和耐心,但操作起来相对比较方便,完全家庭中操作。
芯片上面的塑料可以用小刀揭开,芯片周围的环氧树脂可以用浓硝酸腐蚀掉。热的浓硝酸会溶解掉芯片封装而不会影响芯片及连线。该过程一般在非常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因为水的存在可能会侵蚀已暴露的铝线连接 (这就可能造成解密失败)。
清洗芯片
接着在超声池里先用丙酮清洗该芯片以除去残余硝酸,并浸泡。
寻找保护熔丝的位置并破坏
最后一步是寻找保护熔丝的位置并将保护熔丝暴露在紫外光下。一般用一台放大倍数至少100倍的显微镜,从编程电压输入脚的连线跟踪进去,来寻找保护熔丝。若没有显微镜,则采用将芯片的不同部分暴露到紫外光下并观察结果的方式进行简单的搜索。操作时应用不透明的纸片覆盖芯片以保护程序存储器不被紫外光擦除。将保护熔丝暴露在紫外光下5~10分钟就能破坏掉保护位的保护作用,之后,使用简单的编程器就可直接读出程序存储器的内容。
对于使用了防护层来保护EEPROM单元的单片机来说,使用紫外光复位保护电路是不可行的。对于这种类型的单片机,一般使用微探针技术来读取存储器内容。在芯片封装打开后,将芯片置于显微镜下就能够很容易的找到从存储器连到电路其它部分的数据总线。由于某种原因,芯片锁定位在编程模式下并不锁定对存储器的访问。利用这一缺陷将探针放在数据线的上面就能读到所有想要的数据。在编程模式下,重启读过程并连接探针到另外的数据线上就可以读出程序和数据存储器中的所有信息。
借助显微镜和激光切割机破坏保护熔丝
还有一种可能的攻击手段是借助显微镜和激光切割机等设备来寻找保护熔丝,从而寻查和这部分电路相联系的所有信号线。由于设计有缺陷,因此,只要切断从保护熔丝到其它电路的某一根信号线(或切割掉整个加密电路)或连接1~3根金线(通常称FIB:focused ion beam),就能禁止整个保护功能,这样,使用简单的编程器就能直接读出程序存储器的内容。
虽然大多数普通单片机都具有熔丝烧断保护单片机内代码的功能,但由于通用低档的单片机并非定位于制作安全类产品,因此,它们往往没有提供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且安全级别较低。加上单片机应用场合广泛,销售量大,厂商间委托加工与技术转让频繁,大量技术资料外泻,使得利用该类芯片的设计漏洞和厂商的测试接口,并通过修改熔丝保护位等侵入型攻击或非侵入型攻击手段来读取单片机的内部程序变得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