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天罡地煞之道家神通
道家谓三十六天罡为变,七十二地煞为化。三十六天罡之变。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之理,是谓“天罡”,诸天万物能随心变化,这是天道地道之“道”变。而七十二地煞化是阴阳五行九宫八卦之“术”变。所以三十六天罡变的道变和七十二地煞的术数之化,二者是体和用的关系。三十六天罡变是本元变化,而七十二地煞是外形变化。
三十六天罡变包括: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震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沙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七十二地煞化有:
通幽 驱神 担山 禁水 借风 布雾
祈晴 祷雨 坐火 入水 掩日 御风
煮石 吐焰 吞刀 壶天 神行 履水
杖解 分身 隐形 续头 定身 斩妖
请仙 追魂 摄魂 招云 取月 搬运
嫁梦 支离 寄杖 断流 禳灾 解厄
黄白 剑术 射覆 土行 星术 布阵
假形 喷化 指化 尸解 移景 招来
迹云 聚兽 调禽 气禁 大力 透石
生光 障服 导引 服食 开避 跃岩
萌头 登抄 喝水 卧雪 暴日 弄丸
符水 医药 知时 识地 辟谷 魇祷
道术不同、各具千秋。
天罡三十六变
【斡旋造化】:是天罡三十六法中第一个,道家最高法力,因为其为造化神通。斡旋天地,玄堪造化,以无生有,以死为活,当年女娲娘娘正是靠着这一造化神通创造了整个人类。
【颠倒阴阳】:道家高深法力,可使天地失其序、日月失其常、阳伏而不出,阴迫而不蒸,万物之逆旅。正谓神牢天劫,倒转乾坤是也。
【移星换斗】:可将宇宙万物转宫,及神、人、鬼、妖魔、百兽,轮转其位,择逆者可杀其身,灭其元。亦可活之。
【回天返日】:黑夜可以变为白昼
【唤雨呼风】:起风,落雨
【振山撼地】:使大地产生地震
【驾雾腾云】:飞行腾云之法
【划江成陆】:将一片区域的水域变成陆地
【纵地金光】:自身能化成金光,瞬间移动可至外太空星球(陆上神行法术,物质与能量间的任意转化)
【翻江搅海】:将星球之水搅的巨浪翻滚的法术
【指地成钢】:将一片区域的土地变成钢,完克土遁和地行术
【五行大遁】:分为大、小五行遁术,大五行在金、木、水、火、土元素中自由穿行,但须得有先天五行之体可修练,小五行跟据自身所占五行属性而定
【六甲奇门】:法奇门--常见于佛门秘宗修法,术奇门--常见于道坛术法,
数奇门--常见于用占与择日,
阵奇门--常见于行军作战之阵法
【逆知未来】:对未来有预知性
【鞭山移石】:驱动大块的山石法术
【起死回生】:此术成功率与道法相对应,对已死者使用条件苛刻些,诸葛亮七星灯续命即此法
【飞身托迹】:遁身世外,隐游于山野之间
【九息服气】:调息之无上之法,集天地之气,可疗伤及全面状态恢复
【导出元阳】:导出自己体内的阳气
【降龙伏虎】:击败大型神兽,猛兽的手段
【补天浴日】:有补天和遮蔽太阳的手段,意为战胜自然之法术
【推山填海】:赶山入海
【指石成金】:将石头变成金子(不是幻术)
【正立无影】:修行一定程度,领悟 “天之气”。自身气息全部收留,不会外泄,站立在太阳底下,都不会有投影
【胎化易形】:散仙级以上的修真甲,将自己元婴凝炼成"元婴金胎",脱体离窍,投入修真乙体内的"识海",与其神识相融相化。修真乙的形体会变回婴孩,七天内再长为成人,经脉、骨骼亦会重新优化成最佳状态。只是受体内元婴神识的影响,外貌未必会和原先一致。
【大小如意】:身体可随意变大变小,力量等随变化而变
【花开顷刻】:无数桃花瓣落下,落在人身上,便会开出七彩之花,顷刻间被落之人被吞噬所有生机,元神,元气,精气,最后七彩之花凋谢凝结成蕴含生机的仙桃,服用后可增寿元,人则消失
【游神御气】: 炼神出窍,神游太虚
【隔垣洞见】:隔着物体可以透视的法术
【回风返火】:火与风齐发的法术
【掌握五雷】:五雷法,渊源很深,很复杂,攻击力很强的法术种类
【潜渊缩地】:可在水中自如活动,可缩地脉,将千里之物犹驻眼前
【飞砂走石】:迅猛的风夹杂着砂土、石子,群攻技能
【挟山超海】:夹着山跨越大海
【撒豆成兵】:散下豆类变成军队
【钉头七箭】 咒心之术,结草人配合书符结印,可收敌之三魂七魄,异地取人性命。
【七十二地煞】——《七十二化》
一、通幽 ——《通灵》——(祝由术)
——(与神鬼交谈)
二、驱神——《念控》——(聚灵而用)
——(驱遣神灵)
三、担山 ——《千斤浮轻》——(背部运气)
——(背着大山行走)
四、禁水——《水止》——(念力使水不流)
——(止水)
五、借风 ——《风起》——(乙木聚风)
——(木灵引风)
六、布雾 ——《雾气》——(癸水丙火化雾)
——(水气起雾)
七、祈晴——《天晴》——(驱云引日)
——(云隐日现)
八、祷雨——《下雨》——(乌云聚齐)
——(乌云密布)
九、坐火——《火绕》——(火不沾身)
——(避火诀)
十、入水 ——《水滑》——(雨雪不沾)
——(避水决)
十一、掩日——《气流》——(气流护体)
——(遮蔽日光)
十二、御风 ——《御气》——(御剑术)
——(乘风而行)
十三、煮石——《变硬》——(刀枪不入、百毒不侵)
——(耐热)
十四、吐焰 ——《心火》——(心火化实)
——(吐出火焰)
十五、吞刀 ——《肺金》——(消化土石)
——(吞下利刃)
十六、壶天——《幻金》——(有虚无实、障眼法)
——(大小变化之术)
十七、神行 ——《木灵》——(残风电影)
——(奔驰神速、行走如飞)
十八、履水 ——《水遁》——(上善若水)
——(可以在水上行走)
十九、杖解 ——《念控》——(控物动行)
——(御物术)
二十、分身 ——《幻术》——(以假乱真、以真遁行)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二十一、隐形 ——《欺骗》——(看不见、感知明)
——(遁隐之形)
二十二、续头 ——《幻术》——(感知力、精神力欺骗)
——(头断可长来)
二十三、定身 ——《气流》——(心定、禅定、人定、物定)
——(是物体静止)
二十四、斩妖——《道术》——(魂魄消灭之法)
——(聚魂收魄)
二十五、请仙 ——《上身》——(借用外力)
——(仙灵附体)
二十六、追魂 ——《聚魂》——(借尸还魂)
——(夺取人的魂魄)
二十七、摄魂 ——《妖术》——(色诱术、食人魄)
——(引七魄出体)
二十八、招云 ——《控术》——(云动地移)
——(云动)
二十九、取月 ——《控术》——(嫁移月亮的光泽)
——(召月)
三十、搬运 ——《空间转移》——(空间法则)
——(隔空取物)
三十一、嫁梦 ——《梦引》——(在梦里沟通、交流)
——(托梦术)
三十二、支离——《分解》——(尘归尘、土归土)
——(使物体分解)
三十三、寄杖——《纳灵》——(魂魄、灵体寄存在花草树木之身)
——(魂魄、灵体寄存)
三十四、断流 ——《念控》——(生死一念之间)
——(水流拦腰截断)
三十五、禳灾 ——《化果》——(净化之力)
——(破解巫术)
三十六、解厄——《结界》——(混元真气)
——(解决结界)
三十七、黄白 ——《点金术》——(变幻之法)
——(金银虚象)
三十八、剑术 ——《气流》——(御剑飞行)
——(剑法)
三十九、射覆 ——《透视》——(眼通)
——(无眼而明)
四十、土行——《土遁》——(行地术)
——(土石不挡)
四十一、星数——《星辰》——《星辰决》
——(观天象)
四十二、布阵 ——《八卦》——(攻守兼备)
——(兵法、法阵)
四十三、假形 ——《替物》——(模拟形体)
——(以假乱真)
四十四、喷化 ——《肺金》——(气吞山河)
——(口喷五行)
四十五、指化——《结印》——(口诀、符图、手印)
——(手指五行八卦结手印)
四十六、尸解——《弃体》——(出阳神)
——(元神出窍)
四十七、移景 ——《变幻》——(幻术欺骗)
——(海市蜃楼)
四十八、招来——《念控》——(牵引术)
——(把人、物移到自己身边)
四十九、逐去——《隔空》——(空间法则)
——(隔空打牛)
五十、聚兽——《念控》——(掌控精神)
——(驱动野兽)
五十一、调禽——《念控》——(侵入意识)
——(驱动禽鸟)
五十二、气禁——《运气》——(水火不侵、刀枪不入)
——(气运全身)
五十三、大力 ——《四肢》——(运气行力)
——(千斤浮轻)
五十四、透石——《隔空》——(水滴石穿)
——(隔空碎物)
五十五、生光 ——《发亮》——(光明绽放)
——(使物体发光发亮)
五十六、障眼——《幻术》——(障眼法)
——(可变出衣服在其身)
五十七、导引——《运气》——(恢复身体、修复神识)
——(运气在气身恢复身躯)
五十八、服食——《消化》——(吸收丹药达到长生)
——(服食草药、丹药)
五十九、开壁——《运气》——(以气行力)
——(把硬物破开)
六十、跃岩 ——《轻盈》——(运气 足上)
——(在坑坑洼洼的石岩上跃步)
六十一、萌头——《感知力》——(看到马上要发生的事情)
——(预知事情)
六十二、登抄 ——《运气》——(使火越来越大、水流越来越急等等)
——(火上浇油)
六十三、喝水 ——《储水》——(水遁之术)
——(喝入大量的水)
六十四、卧雪——《心火》——(心火生温)
——(不怕深)
六十五、暴日 ——《念引》——(让阳光变强)
——(使日头变强)
六十六、弄丸——(幻术)
六十七、符水——《符图》——(念力写咒)
——(符咒、驱鬼、治病、祈福)
六十八、医药——《草药》
——(行医治病)
六十九、知时 ——《预知》——(感知力)
——(知道时辰)
七十、识地 ——《下知地理》
——(知道地理)
七十一、辟谷——《服气》——(吸风食露水)
——(不食五谷)
七十二、魇祷——《幻境》——(幻术)
——(把人困在幻境里)
中邪了怎么办?用什么方法可以去邪?
你确定中邪了吗?最后能找老年人评判一下。如确属中邪,可以用祝由术破解;若体质欠佳,则可以通过调理身体,就能自然化解。
破解九龙化骨水秘密是什么?
“九龙水”又称“九龙化骨水”,它是祝由术中,专门用于治疗鱼刺、骨头卡在喉咙的。作为一种常用的民间技法,很多老人都会此法,我的外婆就是其中之一。
外婆住在海边,那里的人经常吃鱼,被鱼刺卡主喉咙的情况十分常见。周围的人被鱼刺卡主了,很多人不去医院,都直接跑来找我外婆。
祝由术中有详细记载和使用九龙化骨水的方法,这些祝由术的书在图中右下角都可获得
每次我外婆都是找来一碗清水,左手掐三山诀端着水碗,右手做剑指,在碗面画符,口中同时念念有词。
画好之后让来人喝下,水到病除,鱼刺就消失了,也不知是咽下去了还是凭空消失了。
我见过一次外婆配制九龙水的过程,很是好奇,于是查了相关很多资料。
发现九龙水是一种很常用的小法术,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配制时的念的口诀也各不相同,不过效果都一样。
具体是什么原理,却没人解释的清。
下面是各地流传的几种九龙水口诀:
一、吾家有一君,龙王是吾亲。九龙来吸水,起喷无相心。
二、狗骨丹,鬼骨丹,九龙化你下深潭 此碗水化如东洋大海,喉咙化如万丈深潭,九
龙入洞。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三、吞骨山 化骨丹 九条黄龙下深潭 请动茅山李老君 劈下天雷化骨灰 奉太上老君 三茅真君急急如律令。
先说九龙化骨水咒语:
吞骨纤来吞骨针,化骨丹来化骨丹,起眼观青天师父在身边又眼观九天师父在眼前,是铜化成水是铁化成泥,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这道符是民间常用之法,一般来说需要观师默像,如吃的是鱼骨卡住则在云头鬼足内画九个繁体的龙字,龙字写法不能拘于我所写的。
如是鸡鸭等禽类骨则可在云头鬼足内画写繁体凤字.
如是兔狗等兽类骨则可在云头鬼足内画写虎字.
此符也是画水里然后叫病人一口气喝下喉 里的骨头自会滑下去.
而化骨的化实际也就是此滑落而不是溶化之意.
九龙化骨水符
这道九龙化骨水符作法比较麻烦下面说下:
首先要点着三根香,面向东方,水要八分满,左手以大姆指、食指、中指夹住水碗,小姆指要翘起来,先在神前祷告下右水拿着点着的香在水里画这道符.
上面三个对号不是v,这里大家需要注意下,是三个点提笔形成的.
先口里念:奉请祖师,然后再下香头在水面依此先点正中一点再念奉请仙师点左,再念奉请本师点右.
再接着念咒:
九龙治骨,万物化开,化钱千万杖深潭,左手化三千,右手仙人双宝剑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最后将香向天上一指,刺于水中,给噎者喝下,半小时喉可见效,念咒的同时要求一笔快速画完上面那道符做到咒,符,意,三者一气呵成,此法我不敢说谁都能百试百灵,但心诚者做即可.
谁知道古代的祝由十三科是 什么
古代治病除了中医,还有祝由十三科等
不过现在任很难连成了
据说最笨或最聪明的人可以连成/
涉及心理,咒语不可思议力等种种问题
......
但是现在却出了很多骗术:已经不是真正
祝由十三科了
祝由科是古代医术的一种流派,即祝说病由,不需用针灸或药来治病,是巫术治疗法。唐代太医署中设立咒禁科,到元明之际太医院设立十三科,祝由科是第十三科。后来传说有祝由十三法,因在湖南辰州多有巫师使用此类方法,所以又名辰州法,并不是简单的化学魔术。
=============================
原理:南怀瑾---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
祀祷派的人修炼:关于“方士”们修炼神仙的学术思想,在前面已经做过极其简要的介绍,至于祀祷派修炼神仙的方术,向来都把它与“方士”混为一谈,这是莫大的误解。真正“方士”修炼神仙的学术思想,是由科学而哲学的理论做根据。祀祷派的学术思想,完全是基于宗教性的信仰,属于精神与灵魂学的范围,也就是汉代以后,形成道教的中心思想。讲到祀祷这件事,必须上推三代文化传统的祭祀思想而来,再向上推,应该归到黄帝前后时代,与上古民族流传下来的巫祝,在医学上,用于精神治疗——“祝由科”的渊源。根据《书经})学系的文化传统,直到《礼记》中心的祭礼思想,可以了解我们的祖先,在三代以上的宗教思想,与宗教情绪,也正如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起源一样,都是由于泛神思想,与庶物崇拜等观念而来,然后渐渐蜕变,形成一神论的宗教权威。我们的祖先,虽然也与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来源相同,先由类似宗教的信仰开始,但是始终不走一神权威论的路线,而且最大的特点,始终把天、神、人三者在道德善恶的立足点上,永远是平等如一的。并且以崇敬祖先的祭祀精神,与祀祷天地神抵、山川鬼神的仪式,是互相为用的,尤其是周代文化,形成融会三代的文化思想的精粹,建立各种大小祭祀的规范,统以祭祀祖先为中心。所以我们后世对于已故祖宗父母的牌位,一律都叫为神主,由此而建立以“孝道治天下”传统文化的精神,这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由上古宗教思想学的发源,大有不同之处,万万不可以拿其他文化的规格,随便向中国文化头上一套,那便有张冠李戴,绝对非我文化的本来面目。
由于上古的祭祀天地神抵,与山川鬼神的演变,到了唐尧、虞舜、夏禹的时期,便继承先民的思想,以“封禅”山川神只,为国家民族治平政治象征的大典。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封禅”的真正精神,仍然是以人文文化做本位的意义,为什么呢?因为山川神只,虽然伟大而崇高,然而不经人间帝王,率领全民意志去崇敬它,“封禅”它,那么,它依然只是一堆山水土而已,“圣从何来,灵从何起”?大家都知道“封禅”思想,在中国上古文化思想中,等于宗教的观念和仪式,可是大家都忘了它的内在精神,却是提高人文思想的真义。唐、宋以后,儒家思想所褒扬大人君子的圣贤,与元、明之间民间小说的《封神演义》,都由这个精神而来。到了秦始皇、汉武帝的玩弄“封禅”开始,这种传统而来的“封禅精神”,就大加变质,完全不合古制。他们除了表现帝王权力的踌躇满志,借此巡狩四方,用以耀武扬威的意识以外,事实上,确被当时一班祀祷派的“道士”们,利用他们心理上的弱点,妄求“长生不死”,妄想登遐成仙,要做到道家传说黄帝乘龙而上天的奢望,于是便在历史上记载道,秦皇、汉武戏剧性“封禅”的一页了。这一派“道士”的方术,完全讲究精神与灵魂的作用,利用药物,配合咒语与符箓,借此而锻炼心理意志的统一,引发心灵电感的功能,演出鬼神幻术,博取野心家,如秦皇、汉武的信仰,使其做出求药寻仙,“封禅”以邀神佑的豪举。他们在这中间,便可上下其手,自饱私囊。如李少翁的招魂,栾大等人装神弄鬼的幻术,不一而足,及其祸弊所及,汉代宫廷的巫蛊大案,就是当然结果的榜样了。后来历史学家,把这一批“道士”或“术士”的滥账,一概记在“方士”名下,这对于秦、汉以来真正的“方士”们,似乎大有不平之处。我们在这里附带地说明一句,中国文化学术思想中,对于精神学、灵魂学与心灵作用等雏形,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已经普遍流行,只要读过《论语》,孔子讲到“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便可知道孔子对于“封禅”的观感,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独罪于天,无所祷也。”等章句,便可知道古代对于家神、灶神崇拜的习惯,由来久矣。
秦始皇重“封禅”,汉武帝在“封禅”以外,更喜欢祀拜灶神,同时,又相信降神的法语,这便是后世流传到现在的扶乩、扶驾(这几种方法不一样)等旁门左道,相信灵魂存在的传统。我们平常随便开口批判别人为迷信,其实,真正最迷信的人,倒不是愚夫愚妇。实际上,知识愈高的人,愈是迷信,而且批评别人迷信的,在他心理上,正在迷信的案臼之中,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有深度的心理问题,将来再讲。然而,为什么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都很愿意听信迷信的神话,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人类知识,始终无法解开宇宙人生的谜底,所以祀铸派的“道士”们,就能在种种心理的空隙上兴风作浪,产生利用的价值,极尽玩人的手法了。现在我们举出司马迁在《封禅书》上所载汉武帝相信神话的迷信现象,足以显见古今中外一律的戏剧。如说:“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之,书其言,命之曰书法。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无绝殊者,而天子心独喜。”于是便有神仙派的五利将军,“装治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公孙卿的奏言“神仙好楼居”,便大兴其土木了。至于秦始皇做的诸如此类的故事更多,你能说秦皇、汉武,不是第一流的聪明人物吗?这种做法与思想,不是第一流的傻事吗?因其聪明绝顶,才会有这样的傻劲,不傻者,未必如此“聪明”,这又是一个哲学上的重要课题,在此不必细说。
然而祀祷派的思想,都是一派谎言吗?不然,真正祀祷派的渊源,除了上面讲过,实是远继三代以上的祭祀精神以外,它的内容,也自有它的学术源流,而且包藏很多学术价值。例如,尽人皆知祭神情兴祷祝(告),是全世界,贯古今,所有宗教共同的仪式,如果要研究全人类原始上古文化思想的渊源,那么,对于道士祀祷派渊源的追溯,便不可轻易放过,同时,也不能只把它当做人类原始的迷信而已。因为虔诚的祭祀与祷祝,有时候的确可以产生心灵的感应,对于事物的反应,达到俨然有如神助有功效。当然啦,这里所说有时候的意思,便是指精神意志,绝对统一,达到极其虔诚的情况,这种作用与功效,也便是人类对于精神的功能,心灵的玄妙,灵魂的奥秘,三种基本的学问,始终未经解开的谜底。上古的巫祝,以及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祝由科”,他们便在这种奥妙的学问上,建立它的基础,后来尽管演变而成为宗教的仪式,可是在它的基础上,还是由于精神生命的心灵作用,与灵魂的关系而来,我们如果把它迷信的外衣褪去,不是用来欺人,是以科学的精神来研究,你能说它不是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吗?假使人们真能研究发明精神的功能与奥妙,证明灵魂的存在,那么,对于宗教、哲学、科学的文明,也必随之而来,会有新的变化了。其次,“道士”们用以统一精神,用做祀祷的咒语,看来都是鄙俚不文,不堪卒读。然而,推开精神作用而不讲,如果要研究古代的方言,与古代民俗的俚语,那就不能不留心注意,足供发掘了。至于画符用的符箓,由东汉时期,张道陵五斗米道以后,派别更多,符箓的式样,也不统一。如元、明以后,辰州派的符咒等等,看来真有鬼画桃符,如同儿戏的感觉,然而你要研究上古文字不同的来源,例如蝌蚪文等,以及印度梵文与中国符箓的关系与唐、宋以后,道教自创文字的思想,就不能不慎重地注意了。总之,祀祷派“道士”们祭祀、祷祝的礼仪,以及画符书箓、念咒诵文等方法,其主要精神,仍然要与“方士”修炼派的养神论者,与养气论者的作用合一,才有灵验。换言之,当在画符书箓,念诵咒文的时候,不能达到忘身忘我、精神统一的境界,不能炼到神凝气聚,阔气炼形的情况,那便如民间俗语所说:“不会画符,为鬼所笑了”!所以晋代道家的葛洪,在他著作的《抱朴子》中,讲到修炼符箓的要点,便特别提出炼气的重要。因此祀祷派的方法,仍然属于“方士”学术的范围,其由来也久矣。
========================
参考1
下面是其中的骗术]
末流至此,城可悲叹
执法人表演出各种特异功能和法术,用来请仙、驱鬼、治病。这些法术不仅仅用来表演治病,还被秘密宗教来显示“神功”用以愚骗群众。笔者1983年指导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 巫师的骗术 》中所揭露的实际上就属于祝由十三法。这些“法术”主要有几种门子:“杀鬼见血”、“矾水显字”、“茶变墨水”、“下油锅”、“火烧符”、“吞碗片”以及其他各种小法术。门子虽然不多,但表演起来千变万化,例如“杀鬼见血”这一个门子,江湖上卖野药的视为秘不传人的诀窍,名叫小红袍,可以用于几十种骗局。下面逐个介绍这些江湖骗术。
清水书符
巫师用新毛笔蘸清水在黄裱纸上画符,符立即变成红色。
方法:这里用的黄裱纸是用姜黄( 中药 )水染过的,清水实际是碱水,姜黄遇见碱就会变成血红色,秘密就在这里。
杀鬼见血
巫师在病人房内烧香念咒作法,手持宝剑在空中乱舞,用“神仙一把抓”的方法由病人身上抓出疫鬼,扔在一个剪好的黄裱纸人身上,然后将宝剑蘸水后砍在纸人上,纸人立刻被砍出斑斑血迹。鬼被杀了,病也就算治好了。
方法:还是上面的门子,黄裱纸是姜黄纸,清水是碱水。
祝由移疮
病人生有疔疮,巫医看后在墙上钉起一个黄裱纸人,然后开始念咒作法,将病人的疔疮虚抓起掷在纸人上,再喷上一口清水纸人的一部位开始泛起红色。这时,巫医就说疔疮已经转到纸人上了。然后禹步作法,再喷一口水在纸人上,红色的疔疮又慢慢褪去。这时就说疮已被治好,人身上的疮也很快就会好了。
方法:黄裱纸人仍然是用姜黄纸剪的,另外准备出用碱浸泡的纸,晾干后剪成小片。在看清病人的疮的位置后,将碱水纸小片衬在纸人背后同一位置钉好。第一次喷水是清水,这时姜黄纸与碱水纸浸湿贴在一起就会泛出红色。第二次喷的不是清水,而是白矾水。碱水染红的黄纸遇矾后会褪色变成原来的黄色。
气功发痧
这是江湖上卖草药的一种表演,“气功师”在街头上从围观的人群中拉出一个人( 可以是自已人,也可以是普通观众 ),说此人从气色上看有病毒疮,有性命之忧。为了济世救人,“气功师”可以免费用气功发痧。该人信以为真,就脱下上衣,露出背部,坐在( 或趴在 )凳子上。“气功师”在其背上喷上一口水,然后在半米左右的距离外运气发功,弹指虚抓。顿时,该人背上泛起血点并生成红晕。这时,“气功师”就说病毒已被发出,用手巾将其人背部抹干。然后开始卖药,说是有病去病,无病防病健身,病后调气养神。于是, 围观者纷纷购买,“气功师”大发其财。
此法窍门是:“气功师“在受骗人的背上喷了一碱水,然后在指甲内偷偷藏上姜黄粉末,在发功时弹到该人背上,姜黄遇碱就会变红,“痧”就这样发出了。近年来在东南一带还有搞这种骗人把戏的。
卖金创纸
街头卖艺人用刀拍打手臂或大腿,然后在刀口上喷水,用刀在臂或腿上割一下,立刻冒出血珠。这时艺人取一条黑色(或其他颜色)纸贴在伤口上,过一会儿再揭下纸来请观众看,伤口一点也没有了,连刀痕也没有。然后卖艺人开始向观众推销这种金创纸,说是家庭必备。
原来,卖艺人的手臂或大腿预先用姜黄水涂过,刀口上喷过碱水后砍在腿上就像“杀鬼见血”一样冒出血珠。纸是预先用白矾水浸过的,贴上去红色会立刻消失。
................
参考2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