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当菲律宾人是什么梗
- 2、南海仲裁案最终结果内容是什麼?
- 3、如何评价黑客组织「匿名者」
- 4、手持美国版地图向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唐纳发问的中国记者叫什么
- 5、南海仲裁是什么回事?
- 6、南海仲裁是什么时候
当菲律宾人是什么梗
当菲律宾人的梗是南海仲裁案。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南海仲裁案是一个临时组建的仲裁庭,就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进行的所谓裁决,网友调侃做人不能菲律宾就是做人不能很无理取闹,很没道理的意思。
南海仲裁案最终结果内容是什麼?
菲律宾三项诉求全都达成,仲裁称中国对九段线的历史权利,没有法律根据;中国在南沙群岛不拥有专属经济区;中国对黄岩岛海域侵犯菲律宾的传统捕鱼权,太平岛地位问题,仲裁称太平岛是岩礁而非岛,太平岛仅能宣称12海里领海,冲击领土主权。
关于南海仲裁案的内容有:
这是阿基诺三世治下的菲律宾担当主演、美国幕后操纵的一出反华闹剧。对于仲裁结果,中国立场一直鲜明而坚定: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少外国专家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积极发表观点,支持中国立场。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开表态支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充分证明了公道自在人心。菲律宾提起仲裁是严重的背信弃义行为布鲁塞尔知名智库欧洲亚洲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维·富凯很早便开始研究南海问题。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南海问题本质上是领土主权争端,强制国际仲裁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南海仲裁庭没有管辖权,其自行扩权、越权审理并作出裁决,是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是非法的、无效的。韩国仁荷大学法学院教授金显洙长期从事海洋法及国际法研究,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约》不涉及领土主权问题。对于海域划界问题,《公约》允许缔约国排除适用强制仲裁等强制争端解决程序。另外还有30多个国家也作出了类似声明。此类声明构成《公约》争端解决程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公约》所有缔约国都具有法律效力。作为《公约》缔约国,中国有权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这种权利是以国际法为依据的,理应得到争端当事国和国际法院的尊重。因此,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完全符合国际法。
如何评价黑客组织「匿名者」
表面上装作很有正义感,实际却很任性,当时南海仲裁因为对中国不满,就把中国政府给黑了
手持美国版地图向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唐纳发问的中国记者叫什么
据了解,最近这条《中国记者持地图质问美国官员:#你们标注的也是太平岛#》的新闻频频登上各大媒体新闻头条和新浪微博热搜话题,而文中提到的这位持地图质问美国官员的记者,正是凤凰卫视驻华盛顿记者王冰汝。是2011年4月加入凤凰的。
事实上,在7月12日美国国务院记者会上,发言人柯比在就所谓南海仲裁裁决发表声明时,柯比说“裁决有五百页,我们仍然在研究它”,凤凰卫视记者王冰汝就发问,“你都没研究完文件,凭啥就支持呢”,俨然一个百分百专业主义的呛口小辣椒。
王冰汝,凤凰卫视华盛顿记者站的一名新成员,刚入职一个星期,就碰上美国宣布击毙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她直接被派上了直播连线的"战场"。事后回想起来,她说,可能正是因为什么经验都没有,无知者无畏,反而做得比较顺利。"但是真的要感谢凤凰,给了我记者生涯里一次这么宝贵的机会"。2013年11月27日,质问美发言人:为何中国不能有防空识别区?
南海仲裁是什么回事?
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仲裁中国、菲律宾南海争议的法庭,由五名仲裁员组成,应菲律宾方面成立。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向中国提交了就南海问题提起国际仲裁的照会及通知。2月19日,中国声明不接受菲方所提仲裁,并将菲方照会及所附通知退回。
南海仲裁案实体裁决宣布在即,海内外都对之报以极大关注。既然要谈国际法,我们就在法言法地辩个明白。为此,国际法促进中心发起组织了“南海法律研究组”。
中文名
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
时间
2013年1月22日
简介
应菲律宾方面成立
组织成员
波兰籍法官
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仲裁中国、菲律宾南海争议的法庭,应菲律宾方面成立。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向中方提交了就南海问题提起国际仲裁的照会及通知。2月19日,中方声明不接受菲方所提仲裁,并将菲方照会及所附通知退回。中方的上述立场不会改变。
2013年,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赫尔南德斯4月25日称,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柳井俊二已经任命完成全部5名审议中菲南海争端的仲裁员,接下来将择期开会讨论是否对此案有管辖权,但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2]
5名审议中菲南海争端的仲裁员
波兰籍法官:Stanislaw Pawlak,代表中国出席国际海洋法庭中菲南海争议仲裁
德国籍法官、前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Rudy Wolfrum,代表菲律宾出席仲裁
斯里兰卡籍法官:克里斯·品托,担任仲裁法庭的庭长。
法国籍法官:皮耶尔·柯
荷兰籍法官:阿尔弗莱德·松斯(名单据环球网)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法律研究室主任邢广梅3月26日对《环球时报》表示,5人仲裁小组是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第286条规定成立的。该条赋予争端任何一方将有关争议事项提交“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或法庭的权利,接下来的强制程序意味着,不管争端另一方是否同意,针对该事项的仲裁法庭都会成立。法庭成立后,不管另一方是否参与,法庭都会做出对双方有约束力的仲裁结果。
据邢广梅介绍,5人仲裁小组是仲裁法庭的主要构成部分,菲方已指定1名颇有经验的德国籍仲裁员,中方此前表明立场,认定菲此次行为在事实和程序上不具备法理依据,所以放弃指定,于是出现由国际海洋法庭指定中方仲裁员的局面。仲裁小组的另外3人应由争端双方协议名单,如果中方继续放弃,这3人也将由联合国指派。
邢广梅认为,靠外界指点,菲律宾在此次法律行动上展现了利用国际游戏规则的一定水准,中国应对起来比较为难。
南海仲裁是什么时候
2013年1月22日。该仲裁庭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组成,登记在PCA的名下。仲裁一结束,该仲裁庭立刻解散。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对此,中方多次声明,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南海仲裁只是个闹剧,全世界都应该知道的事:什么是南海的“自古以来”!“南海诸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句话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有着众多中外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作为证据支撑的。